當前,家電行業最熱的一個詞非“智能化”莫屬,市場上也隨處可見所謂的“智能家電”。然而到底什么樣的產品才屬于智能家電?用什么標準來衡量?因為缺乏對智能標準的定義,這些在業內一直沒有定論。其次,因為標準缺失,家電企業各自為政,產品無法互聯互通,也限制了家電智能化的發展未來。
所以,家電智能化已經在中國市場引爆兩三年時間,但是對于普通家庭和消費者來說,真正的智能化體驗并沒有落地。由此,這也造成了智能家電在市場上“叫好不叫座”局面。
可以說,家電業智能化發展最亟需的就是制定相應標準。日前,中國家電研究院發布國內首個智能空調的《房間空氣調節器智能指數認證》的實時規則和技術規范。在新發布的智能標準中,明確提出了智能空調應該涉及智能功能、智能特性、智能效用三個方面。
首先,智能功能應以用戶需求為中心,具備“安全、可靠、舒適、易用、節能”五個方面共24項對用戶有價值的智能功能。
其次,智能特性以“自學習、自適應、自協調、自診斷、自推理、自組織、自校正”七個特性,真正做到用戶智能體驗。
而在智能效用方面則以采用智能技術給用戶在“安全、可靠、舒適、易用、節能”五個方面帶來附加值或增值。